okooo:国乒包揽世乒赛五冠 马龙创历史成就双圈大满贯

admin 网球报道 2025-05-05 26 0

本文目录导读:

  1. 马龙书写传奇 双圈大满贯前无古人
  2. 女单新王诞生 孙颖莎首夺吉·盖斯特杯
  3. 双打项目彰显团队厚度
  4. 外协选手亮点:张本智和突破八强
  5. 技术革新成胜负手
  6. 巴黎奥运周期启幕

北京时间5月28日凌晨,2023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南非德班落下帷幕,中国乒乓球队以绝对优势包揽男单、女单、男双、女双和混双五项冠军,再次展现“国球”统治力,34岁的老将马龙在男单决赛中4-2战胜队友樊振东,成为史上首位实现“双圈大满贯”的运动员,将本届赛事推向高潮。

马龙书写传奇 双圈大满贯前无古人

男单决赛成为本届世乒赛的压轴大戏,面对现世界排名第一的樊振东,马龙以11-9、7-11、11-6、8-11、11-5、11-8的比分鏖战六局取胜,这场胜利让马龙第三次捧起世乒赛男单冠军奖杯圣勃莱德杯,同时完成了奥运会、世乒赛、世界杯三大赛事的“双圈大满贯”(即每个赛事至少两次夺冠),国际乒联官网称其为“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”。

国乒包揽世乒赛五冠 马龙创历史成就双圈大满贯

“年龄只是数字,我依然渴望胜利。”马龙在赛后采访中表示,这位老将的坚持令人动容——从2015年苏州世乒赛首夺男单冠军,到2023年德班再度登顶,跨越8年的巅峰状态打破了乒乓球运动员的年龄桎梏,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评价:“马龙用行动定义了什么是真正的传奇。”

女单新王诞生 孙颖莎首夺吉·盖斯特杯

女单赛场同样上演中国“内战”,22岁的孙颖莎以4-1力克世界排名第二的陈梦,职业生涯首夺世乒赛女单冠军,比赛中,孙颖莎凭借凌厉的正手进攻和灵活的步伐控制节奏,尤其在第四局挽救3个局点后以14-12逆转,成为比赛转折点,这座吉·盖斯特杯标志着孙颖莎正式接棒成为女队新领军人物。

“去年世界杯决赛输给梦姐后,我每天加练2小时发球。”孙颖莎坦言,她的教练马琳透露,针对陈梦的反手技术,团队专门设计了“侧旋短球+快劈长球”的战术组合,最终奏效,国际乒联数据显示,孙颖莎本届赛事共打出47记“神仙球”,位列所有女选手之首。

双打项目彰显团队厚度

男双决赛中,樊振东/王楚钦组合3-1击败韩国强敌张禹珍/林钟勋,报了去年亚洲杯失利之仇,值得一提的是,王楚钦在混双、男双两线作战均夺冠,成为本届赛事“双冠王”,女双冠军则由卫冕冠军王曼昱/孙颖莎收入囊中,她们在决赛中零封日本组合伊藤美诚/早田希娜,三局仅让对手得到15分。

混双赛场,王楚钦/孙颖莎的“莎头组合”延续强势,决赛3-0横扫日本队张本智和/早田希娜,这是中国队自2019年以来首次在世乒赛混双项目夺冠,日本媒体《卓球王国》感叹:“中国队的梯队建设已形成代际优势。”

国乒包揽世乒赛五冠 马龙创历史成就双圈大满贯

外协选手亮点:张本智和突破八强

尽管中国队实现包揽,但外协会选手仍有亮眼表现,日本选手张本智和在男单1/4决赛中3-4惜败樊振东,但创造了个人世乒赛最佳战绩;德国老将波尔在男双赛场与邱党合作摘铜,41岁高龄仍保持竞争力,国际乒联CEO史蒂夫·丹顿表示:“中国队的强大推动着全球乒乓球水平提升,2024年巴黎奥运会竞争将更激烈。”

技术革新成胜负手

本届赛事中,器材创新成为热议话题,马龙使用的40+新材料球(ABS材质)因其旋转衰减率降低15%而受关注;孙颖莎则搭载了最新开发的“狂飚3-60”胶皮,该胶皮通过增加海绵孔径提升了击球速度,央视解说员邓亚萍指出:“技术细节的打磨是中国队长盛不衰的关键。”

巴黎奥运周期启幕

随着德班世乒赛收官,各队已进入巴黎奥运会备战周期,中国女队主教练李隼透露,下一阶段将重点培养年轻选手;男队教练王皓则强调需警惕张本智和、林昀儒等对手的成长,国际乒联宣布,下一届世乒赛将于2025年在卡塔尔多哈举行。